close

老布我想了許久才覺定在這裡發這篇文章
在此聲明,不代表任何立場。
養魚養魚,很多人當新手時最常聽見就是孔雀魚
可見孔雀魚是多麼的平常易見的魚
但可惜的是,孔雀魚在老布心中確不認為好養的魚類
相對的算是難搞的魚種
首先要養孔雀魚之前必備功課
那就是建立硝化系統
這套東西用在養殖魚,蝦等
都是必須要先學會的功課
但要怎麼建立硝化系統呢?
又怎判別是否建立好
在說明之前先給大家一個觀念
在硝化系統中扮演者

生態池的食物鍊----消費者--工作生產者--分解者

消費者=工作者=生產者=分解者。輪流扮演各種角色

undefined

  消費者:為魚類、兩棲類、水蚤、小蝦、水棲昆蟲及螺類等。

生產者:(工作者)為浮游藻類,各類型水生植物,藻類。

分解者:為細菌=硝化菌族=好氧菌(好氧菌需菌床-種植苦草讓他附着)

上面出處>
hsueco的部落格
 

基本上這套我簡稱為懶人生態缸
消費者:黑殼蝦
生產者:水草,藻
分解者:硝化菌,厭氧菌,消化菌
**********************************************************************************
消費者:黑殼蝦用來吃殘餌,吃綠塵藻,吃屍體
為的是維護缸子內的工作 在這我就在缸內為簡單的消費者
**********************************************************************************
生產者
水草與藻,草在光合作用下會產生氧氣基本上,藻,菌來吸收作用
但是藻太多反而會搶草奪
氧氣供給魚,蝦草,造成草健康不足
所以藻要可以控制,可以控制綠塵藻
但如果像絲藻,剛毛藻,髮藻等
這類就比較強勢,除了生長會過快以外,也強烈的跟草競爭養分也會吸收氧氣
放之不管的話草會逐漸弱勢,也會迫害到草的生長,導致草熄燈
水草除了供給氧氣以外也會吸收 NO3
產生硝化作用

**********************************************************************************
分解者
硝化系統
硝化作用的總反應如下:

NH4+ + 2 O2 -> NO3- + H2O + 2 H+
水草在理論上必須消耗同樣的能量(83 Kcal/mol)以便在硝酸還原作用中,
將硝酸經過兩個步驟還原成氨。
硝酸還原作用的總反應如下:

NO3- + H2O + 2 H+ -> NH4+ + 2 O2
硝酸還原作用所需的能量相當於分解葡萄糖所產生能量的 23.4%。
因此假如硝化細菌在生化過濾器內將所有的可用氨氮轉化成了硝酸,
水草將被迫使用能量將所有的硝酸轉變回氨。
了解這三種才能廣泛運用
分解者就是常稱硝化系統
在這裡也順便解釋一 下
為什麼很多人都裸缸養不好
主要就是因為菌不穩,水體緩衝很少
一有個變動就容易倒缸,但又因為很多人愛<<乾淨>>
因為在認知上都認為缸內有大便是不好的,所以盡量做到方便吸大便的環境
但可惜的是只注意肉眼看到的地方,卻忽略肉眼看不到的地方
然後永遠找不到原因,導致興致缺缺而收場
不指全部但不佔少數..............

重點是老布曾經盡微薄的力量想要去改變他們觀念,最後都徒勞無功
不打緊也惹得一身腥
而我推廣的懶人生態缸
就是主要以有底砂鋪陳當媒介
提供水草的環境,也提供菌的環境
為什麼會說菌的環境呢????
其實沙土在缸子內會自然成菌的巨大面積附著
這就是為什麼會穩缸最大關鍵
雖然很可惜在推動這計畫有不少阻礙,取決於因為不懂
不懂而害怕,怕也會產生很多疑慮甚至當作兇手

以訛傳訛之下那謠言漸漸會變成事實及深根固底的觀念
很難拔除也很難改觀
唯有真正想要養好魚才可能會接納
在老布當初有曾經教會了不少人,而他們也真正體會到那種讓魚自立自生不滅的環境
真正的養魚又輕鬆,不在是魚養人的功課
但前提也要痛過 XD
水草:其實老布有曾聽過不少所謂的"傳說"
傳說,水草會使缸內的水變酸??
Why ?
當老布我想要那所謂的散步傳說請提供相關實證,卻都徒勞無功
原因是.............一切只來自於聽說
然後這聽說就可以當作事實事證,這可就神了
我先來針對這點講解一下,水草不會改變水質的酸鹼性
相對地有些水草的必須條件水質是要酸性水,在種這些水草時我們必須要把缸內的水調成弱酸
才能方便水草的成長
在老布所知,台灣的自來水普遍都是鹼性
有沒有酸性我沒聽說過,除非有數據或是官方提供檢驗的表格

但如果經過加工過,那水就有可能變弱酸
比方說,RO淨水 等之類的
但不是所有的淨水器都會變成弱酸
所以在種水草之前可以先檢視自家的水龍頭數值是說多少
這不是只用在水草,在養魚也之前也必須認識
當然以孔雀魚來講的話是普遍都能適應的,尤其是台灣的自來水
當然有個測試劑或是電子儀器來檢測你自家的水質也無不可,至少你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家的水
是什麼水
再來也我聽過有人說水草有毒,會讓魚死掉
很抱歉在市面上我看過的水草沒有一種有毒,甚至是說魚無法共存
但我可以說小蓉在經過水中修剪過多葉片的確會釋放某種物質會讓魚不適,尤其是大量修剪下
南美星科的卻對我這次的生態缸水草並不列入其中
因為成長過於緩慢以外,再加上對於吸收NO3最弱
嘿對~並不是只要水草就好,有少數的水草對這方面的確較弱
椒草,小蓉類.....都比較不適合做為這次的主體水草
那有其他推薦的嗎??
當然有因為畢竟不是主要當草缸,可以從簡單好種就可以了
比方說,水蘊草,金魚藻,皇冠,虎耳,小對葉,日本珍珠草,陽明柳,浮萍等等
這些算是除了耐高溫,低水質要求,廣泛性,耐活,成長快速
都符合條件,好活又好種又對魚吸收NO3等都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另外我的小小心得,在有草的環境下,魚的體色會較顯眼美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個人老布的觀感,也有其他的環境之下會顯眼
畢竟養美不是生態中主求的目標
生態的目標除了可以懶人以外,最重要的是穩定的缸子簡單養活魚
那想必也有人好奇那過濾器呢????

**********************************************************************************
這裡先說順便說明一下
所謂的魚缸過濾
其實有分以下幾種
生物過濾
化學過濾
物理過濾

**********************************************************************************
生物過濾通常是指
陶瓷環,生化綿,生化球,菜瓜布,羊毛絨

物理過濾通常是指
白棉做第一道濾材

化學過濾通常是指
吸附作用的濾材,比方說活性碳
靠著吸附性的作用把有毒物質吸收,但這類有期限性
再加上成本過高,用的人偏在少數
在前面有提到種水草

而水草也是一種植物性過濾
但其實這些稱呼都是指濾材的部分
通常是用在上部居多,因為量多又是一層一層過濾材
就如粗網逐漸變細網把髒東西逐漸擋下來
當然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在生態缸裡可以只用外掛,水妖精 簡易的過濾就好
不用太過於複雜化,圓筒,背濾,側濾,底濾,上部 
這些的過濾器可有可無,全看缸子的大小水容量而決定

**********************************************************************************
接下來講的是底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除了建立良大培菌面積以外,也是要穩定水質的一環
底砂的厚度也會影響到成效,當然也不是越厚就越好
高度取決於容器高度大小來決定,但最幾本上我會建議至少底砂的高度要建立5cm
為什麼呢??
除了培養厭氧菌以外底砂也是用來種水草的媒介,水草的根部發展
太低的底砂層除了一開始以外的難插植以外,根部空間也很少
因為水草的根部了不起都超過4cm以上但你只用3~4cm的底砂不但太薄以外
草也發展不好,甚至容易飛草,厭氧菌也很難培養起來
在這麼多的缺點之下,不如還不要舖底砂還比較好
所以我說要做的話不如要做足,後面的工作才會做的順利
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養魚為什麼要厭氧菌,但我想跟你說的是...........
因為求的是穩定水質的方式之一,而不是裸缸用換水頻率來達成平衡
的確,裸缸是很多人非常愛的方式之一,除了喜歡吸大便方便以外
也會看起來比較乾淨,但很可惜的是養魚不是越乾淨越好
有兩句話可參考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也許有不少人看過前面這句,但很可惜經過老布的觀察下來
卻很多人誤會這句話的意思,怎被誤解呢???
據了解都被解釋成,外面的水溝很髒魚才養的好,在綠水之下魚才活得好
相對之下那玻璃缸的那透徹的水就養不好?????
Why?
為什麼? 老布我說真的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最後變成演變這樣
除此之外還看過以薛傳薛在覆誦,在宣導
老布看了頻搖頭,這樣的名句都被糟蹋了 = =
在這裡我先解釋一下這話的意思,水清則無魚
是指不要用過高的標準去看待缸子內的任何東西,因為在你的認知的髒
並非不是髒,相對的對魚缸內是好的
只是在你的個人認為那髒就不好,就不斷的清洗
為的求乾淨,以為上這樣對魚才是最好的
但很可惜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有的髒是菌的的住所逐漸累積下來讓肉眼看的到,但你卻把它洗掉 = = 
也就是你把一個寶物也丟洗了,此外有的藻類也是讓人感覺髒
但其實也是一種訊號也是讓魚缸的主人觀察的指向
但你都洗了,魚缸洗的乾乾淨
過濾器材也洗得乾乾淨淨
那這麼的乾淨之下又怎會有魚呢?
接下來環境之下都保持那麼乾淨觀察之下又徒勞無功
所以很多人常敗在這裡,我魚養得好好
但我不管怎觀察都看不出來魚為什麼生病,為什麼又死
這都是過多的人為思想所造成的。
假使,放棄過多的行為是可以養得更輕鬆,何樂不為呢??
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嗎?

是你在養魚,而非魚在養你啊!
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
前提提到底砂的高度,那麼種類呢?
如果單以養魚來講,不著重根系的草的話
那市場上幾乎都可以用,除了水族館有在賣的顏色鮮豔的塑膠製品
不建議以外其他幾乎都可以
但我比較建議偏向天然類的東西當作底砂
舉例
大機石
河砂
矽砂
紅土
黑土
赤玉土
火山岩 等等
實在太多,先舉例常見的就好
畢竟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

**********************************************************************************

準備好容器將底土倒入容器後,再將蓮花或是水草插入
補水倒滿因為一開始容易有沙塵暴,水會霧
但只要幾天時間讓塵土沉澱下來就好,當都沉澱下來之時
我就會放魚,約5~10隻
因為我要快速製照大量的氨,然後馬上下硝化菌粉
我知道我將會是大量的氨所以我下的菌量也會較多,目的就是減短時間快速建立
但這方法有一定的風險,如果魚無法在這關克服通常會死
所以保險一點就放2~3隻慢慢培養就好了
我這樣放的數量也是有傷亡,一直到硝化系統好約一個月的時間

以下是我的簡單做法

剛放土補水的時候很混濁





放魚到第三周,一堆大便但水還沒好
魚況都活動力還偏低






為了映證我的想法也馬上測NO2,果然是超標的高度




第四周水透了,這才是已經轉好的硝化系統,歷經一個月的時間





再度測NO2由上次測出的紅轉黃,數據很明顯地降下接於0





上次測完後其實水算已經穩定狀態了,魚也變得活耀
這次的過程折損3隻魚,一次放13隻紅尾太陽球魚
這樣的損失算下來我覺得及格了,再加上只耗一個月時間就建立起來
下面這張是為了在持續做平衡而種的水蘊草,插了不少根
只要水蘊草全都長起來這缸子就大功告成了。




PS:未來會再補放黑殼蝦做平衡
至於為什麼我文最上面有講過了 ^ ^
**********************************************************************************
補圖最主要有時候光用文字很難說明清楚
其實從沒建立起來的缸子的水與建立好有明顯的差異
建立起來的水會很透徹恍如無水狀態,水表面會有果凍般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鬼頭  的頭像
    老鬼頭

    歡迎光臨老布的小窩

    老鬼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